廖姓源流有下列三大主流的記述
壹、廖姓是「顏」姓和「繆」姓二姓合併而更改的「廖」姓 。
顏姓是冠蓋之官,繆姓是居衣裳之職。
繼續閱覽…
|
|
廖姓源流有下列三大主流的記述 壹、廖姓是「顏」姓和「繆」姓二姓合併而更改的「廖」姓 。 顏姓是冠蓋之官,繆姓是居衣裳之職。 繼續閱覽… 邢錫銘、張方俊兩位先生的《一嗣雙祧存兩姓張廖原本是一家》一文(見《潮汕文化選》第三集 156 頁),道出了張發仔為了逃避橫禍和報答岳父廖氏的收養之恩,囑其派下子孫後代在生一律改為廖姓,去世後才改回原來張氏,也即 “ 活廖死張 ” 的由來。 繼續閱覽… 廖氏,自唐末五代以後的 1000 多年來,一直是閩、粵一帶的名門著姓。這個南方的名門著姓,跟其他的姓氏一樣,最初也是從黃河以北的地區逐漸播適而來的。先是晉朝末年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使他們離開中原的老家,落籍于長江以南。到了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他們又輾轉入閩,在福建各地繁衍成為龐大的家族。然後,宋朝末年自北方長驅南下的蒙古人,又使他們轉徙於廣東。 繼續閱覽… 一、 張廖姓源流 張廖( Zh ā ng liào 繼續閱覽… 張廖族歷代祖宗對祖先所定的「七條祖訓」均刻意經營,明永歷十五年 (1661) ,第五世廖道文、廖道行在祖祠旁興建溪口樓時,更將其大門門嵌 特設為七嵌,用意是要子孫時時刻刻銘記祖先留下的「七條祖訓」,足見 張廖族對祖訓的重視,從此子孫也稱這「七條祖訓」為「七嵌箴規」。 繼續閱覽… 1叔安至68子璋世系: 繼續閱覽… 先秦時期,廖姓活動、分佈的地區主要在黃河流域的陝西、河南、河北一帶。兩漢、三國時期,長江流域已多廖姓居住。隋唐以後,南方成為廖姓分佈的主要地區。這種變化的出現,是與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背景相聯繫的。春秋時期的楚人滅蓼,晉朝時期“五胡亂華”,宋朝時期的“靖康之變”,元朝時期蒙古貴族對漢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江西填湖廣的大規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等等,對廖姓遷徙都曾產生過重大影響。 繼續閱覽… 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他的後代就以他的名為姓,這就是廖姓。 顓頊的後裔叫叔安的人受封在飂國,他的後代就以他的封地為姓,並將“飂”字去“風”加“廣”而成為廖姓。 繼續閱覽… 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繼續閱覽… 一、出自顓頊後裔。 1. 廖姓始祖之顓頊後代叔安 顓頊 (zhua Xu 專須 ) ,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號高陽氏。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繼黃帝而擔任炎黃部落聯盟的領袖,在位 繼續閱覽… |
|
版權所有:世界廖氏宗親總會 地址:澳門友誼大馬路 918 號 , 世界貿易中心12 樓 電話:(853)28332266 傳真:(853)28727768 電郵: info@liaos.org.mo Powered by WordPress & Atahual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