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會長
廖澤雲博士


尊敬的世界各地宗親,世界廖氏宗親總會網站開通了,本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關心和支持本會網站的宗親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1年海南省廖紀學術論壇會議紀要及剪報

為了貫徹黨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議“文化強國”精神,落實《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文化魅力獨特”發展戰略,加快挖掘萬寧歷史名人廖紀文化遺產,打造廖紀文化品牌,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根據萬寧市委孫新陽書記的批示,中共萬寧市委宣傳部與海南省文化歷史研究會於2011年12月27日在興隆旅遊區金銀島大酒店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了海南省廖紀學術論壇。協辦單位是萬寧市地方誌辦公室及禮紀鎮委鎮政府。萬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吳明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吳鍇,以及來自國內外的學者、專家及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論壇由海南省文化歷史研究會會長、海南大學王春煜教授主持。萬寧市委常委吳明陽和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馮崇義教授(萬寧籍)分別致辭。吳明陽常委引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明史學家毛佩琦“廖紀和丘濬、海瑞一起堪稱‘南海三星’,不僅是海南人民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驕傲”一語評價了廖紀,他認為研究廖紀,對繁榮萬寧文化,助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對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均有重大意義。馮崇義教授還當場感慨賦詩歌頌家鄉先賢曰:“ 閱盡中原閱南石,讀罷丘海讀廖紀;長空萬裏孤煙直,瓊島豪雄補天誌。”

論壇第一階段“廖紀的歷史貢獻與學術地位”主題發言,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中國古代經濟學會副會長葉顯恩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長(法人代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商傳教授率先作“一切世味不入其心——廖紀的為官性格與仕途”的精彩發言,全場不時發出熱烈掌聲。商會長肯定了廖紀是“明代得到最高榮譽和最高地位的文臣之一!”他說廖紀是以清廉聞名的官員,廖紀在正德年官至工部右侍郎,主持易州山廠,這是個管理工程的肥職,可是他“羨金無所私”。商會長還決定把廖紀事跡載入新編的《辭源》一書。 接著,西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田澍先生作“廖紀的時代與他的貢獻”發言,田教授指出廖紀在“大禮議”中不隨楊廷和的主張,支持張璁之說。在欽定大禮議之後,70歲的廖紀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對新舊勢力過渡時期的政局做出了特別的貢獻。他認為廖紀的一生是“清廉耿介”、“忠直敢言”、“孜孜著述”的一生,值得後人敬重和學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葛榮晉先生作“廖紀在明代學術歷史上的地位”發言,肯定了廖紀是明代著名儒學家,說廖紀思想是介於朱熹和王陽明之間的一種重要儒家思想,對調和朱學和王學兩派學術沖突具有特殊貢獻。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作“廖紀《大學管窺》讀後”發言,高度評價了廖紀的《大學管窺》作品的重要價值和影響力。海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史振卿作“廖紀儒學思想管窺”發言。他說,廖紀的儒學是在當時的學術道統產生危機時,而通過對經典的詮釋,闡明自己的學術觀點、思想立場,平衡當時王學與程朱理學的矛盾。

論壇第二階段“廖紀生平事跡與其故裏的開發設想”主題發言,由中山大學哲學系主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黎紅雷教授主持。黎教授是瓊海人,他和葉顯恩教授可稱在廣東乃至國內著名的海南籍學者,正是他倆一直以來的幫助,廖紀文化研究才走到今天。首先,葉顯恩教授作“發揚先賢業績功德,傳承家鄉文化資源”發言,他引用西方一位哲人說的話:“有賢人而不懂得愛護和尊重的群體,這個群體是可悲的”,認為要先懂得愛護尊重先賢,後才有賢人繼之而出。營造愛護尊重賢人的氛圍,是孕育、滋長賢人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他以史料確認了“廖氏家族是明朝海南第一代海商的代表。”接著,山東大學教授、山東詩詞學會副會長耿建華教授作“萬寧的名片——廖紀(詩詞賞析)”發言,耿教授說山東的名片是“一山一水一聖人”,聖人指孔子。毫無疑問,萬寧的名片是廖紀。海南師範大學教授薛泉作了“廖紀為官的‘憂國憂民’意識”發言。

論壇的高潮出現在海南大學研究員、古文物建築專家閻根齊“關於萬寧市‘廖尚書故裏’開發利用的思考”精彩演講。閻老師認為,要把“廖尚書故裏”打造成精品和規模,才能在海南發揮出獨到魅力和影響力。“廖尚書故裏”文物景點定位應以貢舉村為依托,以廖紀祖居為核心、以廖紀名人為影響的恢復或整修重建的文物景點,而不是新建的“假文物景點”;要以弘揚萬寧歷史文化和宣傳海南歷史名人為目的的文物景點,而不是僅供群眾燒香叩頭的廟宇或宗教建築。因此,建議萬寧市政府要把“廖紀故裏”當作一項文物古跡進行重點投資,而不是由禮紀鎮和當地民眾的集資項目。同時,還要加強對廖紀及其先祖的研究,加強貢舉村及周邊地區的文物古跡調查、挖掘和探討,綜合利用,定位明確,建設精品,打造規模,才能成為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有吸引力的景點。 海南師範大學教授李勃也作了發言 。會議期間,黎紅雷教授介紹了宋超女士的團隊“海南臥龍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所提交的“開發廖紀故裏旅遊區的建議”一文,希望與會學者多提建議;他還高度評價了海南文史學者王俞春先生已經發表的 “要提高明代吏部尚書廖紀的知名度”文章。

論壇最後由深圳大學教授、世界廖氏宗親會代表、深圳市廖氏宗親會會長,84歲的離休幹部廖遠耿發言。廖教授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他滿腔熱情地強調廖紀學術研究的現實意義說,這次參加廖紀論壇,有兩個目的:一是代表廖氏宗親,向萬寧市領導和參加廖紀論壇的各位專家學者致以衷心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同時向他們學習廖紀文化研究的成果。二是前來探討如何支持廖紀文化研究;如何支持廖紀故鄉萬寧市發展經濟及文化。例如,會後他將通過廖氏網站及各種廖氏宗親會,宣傳廖紀,從各方面支持廖紀文化研究;會利用這次會後,到廖紀故裏萬寧市考察一些經濟建設項目,並負責引進實力雄厚的企業家參加廖紀故裏經濟及旅遊建設。他的發言,博得了全場熱烈掌聲。
論壇專家發言完畢,由黎紅雷教授作會議總結。他高度評價了廖紀歷史地位與貢獻,闡明了廖紀文化研究的重要意義,贊揚了廖紀文化研究及廖紀論壇主要發起人曹樂文同誌。他說,廖紀的學術與貢獻是一種“大文化”,曹樂文先生執著地挖掘、邀請多位學者共同研究廖紀是一種“小文化”,沒有“小文化”的努力,“大文化”就沒有得到更好的弘揚與發展。他的好學精神和毅力,值得大家學習。

成立海南省廖紀文化研究會,繼續做好廖紀文化研究的工作,如何建設廖紀文物古跡,成為與會的專家學者議論的焦點。

出席本次論壇的學者還有海口晚報原總編輯蔡旭,海汽公司黨委書記文永飛,重慶市委黨校講師黃建躍博士等文史愛好者,以及市史誌辦盧傳政主任,萬寧鄉土文化研究會負責人王文先生等等。論壇結束後,部分省外專家學者參觀了興隆熱帶作物園、三亞南山等景區,考察了廖紀祖居地。市政協柳成蔭副主席熱情接待了廖教授等島外學者,並陪同參觀考察了小海、東山嶺旅遊開發區及萬寧中學新校區。
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對此次論壇無不稱贊說:市領導重視、到會著名專家多、論文多、成果好、接待好、開得及時、辦得成功。這次論壇最大的遺憾是,媒體沒有做好宣傳工作,海南一些主要媒體沒有與會,或者沒有正常報道論壇消息。

海南省廖紀文化研究會(籌)發起人
薛 泉  曹樂文
執筆
2011年12月30日

 

發揚先賢功業 傳承文化資源
海南省廖紀學術論壇舉辦

海口晚報12月28日消息(記者 周琪)27日上午,由萬寧市委宣傳部、海南省文化歷史研究會主辦的海南省廖紀學術論壇在萬寧興隆舉辦。萬寧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部長吳明陽,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商傳,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葛榮晉,海口晚報社原總編輯蔡旭等學者和專家匯聚一堂,就廖紀的一生展開了熱烈的研討。
廖紀是從海南萬寧廖氏家族走出的傑出政治家、儒學家,民間稱作“廖天官”,先後經歷了明泓治、正德、嘉靖三朝。嘉靖年間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保,是歷代海南先賢中並列丘浚受封一品,佐理朝政的重臣。其為官清正耿直,為人行事可風可範,即使在近500年後的今天仍令人肅然起敬。著名歷史學家毛佩琦認為,廖紀與海南歷史上另兩位名臣丘浚、海瑞堪稱“南海三星”。

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在論壇上指出,廖紀一生仕途坎坷,一切世味不入其心,他和丘浚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正派好學,到老不變,潛心著述(著有《大學管窺》、《中庸管窺》等),推行儒家學問。

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田澍和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葛榮晉就廖紀在明代學術歷史上的地位與貢獻作了精辟的點評。

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會副會長葉顯恩說,廖氏家族是明代第一代海商的代表,廖紀與丘浚、海瑞為營造海商文化做出了特殊貢獻。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傳揚廖紀的業績功德,有利於宣傳海南島的古代文明,讓世界了解海南,讓海南走向世界,消除外界認為海南是文化沙漠的誤解,在建設國際旅遊島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大背景下,營造尊賢愛才的社會氛圍。

萬寧借力歡樂節
欲將廖紀打造成獨特文化名片

時間:2011-12-28 8:49:00 來源:南海網 作者:楊雋瑩

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做鋪墊,萬寧也不例外。12月27日,借助歡樂節平臺,萬寧市召開廖紀學術研討論壇,邀請眾多著名專家、學者研究廖紀文化,推出廖紀文化品牌,欲將其打造成萬寧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

海南在明代人才輩出,特別是博學多長的丘濬、剛正不阿的海瑞舉世聞名,但其實真正進入朝廷權力中樞、輔佐皇帝的只有丘濬與廖紀二人,廖紀與丘濬、海瑞三人一起堪稱“南海三星”。

廖紀,生於1455年,卒於1532年,官至吏部尚書,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儒學家,嘉靖初年朝廷重臣,原籍廣東瓊州府萬州陵水縣那亮鄉(今海南萬寧市禮紀鎮)人。廖紀在嘉靖初年朝廷“元老”和“議禮”兩派的鬥爭中保持中和,穩定了朝廷人事關系,把儒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但由於其故裏1959年前屬於陵水縣管,故在萬寧歷史上缺少宣傳,鮮為人知。

2010年,雲集多位專家智慧的《廖紀研究文集》在全國公開出版,填補了萬寧乃至海南文化研究的一項空白,提升了萬寧文化知名度,廖紀事跡和形象也深深影響、激勵著海南特別是萬寧人。

那麽如何打造廖紀文化品牌,提升萬寧文化知品位?在12月27日的廖紀學術研討論壇上,多位專家對廖紀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了解,選在此時召開廖紀學術研討論壇也是看中了歡樂節的平臺,萬寧欲借歡樂節期間各路媒體聚焦為契機,形成大的宣傳力度和範圍。有專家提出,萬寧可成立廖紀文化研究會,為專家學者搭建研究廖紀文化的平臺,通過出版廖紀圖書、連環畫、動漫作品,以及編排地方戲、電視劇等,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萬寧文化品位。

目前,萬寧旅遊開發以自然資源為重點,東山嶺、石梅灣、日月灣、興隆旅遊區都得到良好開發,但缺少以歷史人文為主題的旅遊品牌,缺少代表“人傑”的文物景點。因此,在研討論壇上,開發廖紀故裏旅遊區,推進萬寧旅遊大發展,成為專家提議熱點。

廖紀學術論壇主題:“人傑”廖紀

■一切世味不入其心 ■廖紀的儒學思想管窺 ■明朝第一代海商的代表 ■萬寧的名片———廖紀 ■開發和建設廖紀故居■廖紀的仕宦意識
《海口晚報》2012年1月6日 ■ 本報記者 陳婉娟

1960年在河北阜城西碼頭村發掘了嘉靖十三年入葬的廖紀墓,
該墓是皇帝命工部為其營建。圖為廖紀墓出土文物。

打響名人品牌往往是塑造城市文化的一大亮點。我省各地的名人品牌成效可圈可點,比如,海口市大力打造了丘濬、海瑞等名人品牌;文昌市重點打造了宋氏姐妹、張雲逸等名人品牌;瓊海市重點打造了“紅色娘子軍”;定安縣則打造了張嶽崧等名人品牌。如今,旅遊資源頗為豐盛,獨缺“人傑”的萬寧市也將推出自己的文化名片———廖紀。

第十二屆海南島歡樂節主辦地為萬寧市,為了落實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譚力提出的“提升萬寧文化品位”的要求,將歡樂節辦成一次城市營銷、展示萬寧的盛會,萬寧市政府出版了兩本書作為禮物送給與會領導和嘉賓,一本是介紹萬寧市經濟、旅遊的書集,一本是《廖紀文集》。

廖紀是萬寧市民間廣泛流傳的廖天官,號龍灣,明代傑出政治家、儒學家,出生於禮紀鎮貢舉村、三星村、前進農場一帶。因其故鄉1959年前屬於陵水縣管轄,所以在萬寧歷史上缺少宣傳。

2011年12月底,借助歡樂節主辦地的平臺,萬寧市召開廖紀學術研討論壇。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就如何打造廖紀文化品牌、提升萬寧文化品位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切世味不入其心
商 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長)

說實話,以前我沒有太過註意廖紀。知道他的名字而已,也只是因為他在嘉靖時官至吏部尚書,成為六部尚書之首。後來看到《廖紀文集》主編曹樂文先生寄來的有關材料,對廖紀才開始有所註意。

海南在明朝有三位著名的官員,都是以廉潔而聞名的人物:丘濬、廖紀和海瑞。可是說起來廖紀既然官做到這麽大,名聲這麽好,為什麽我還要說他的仕途並不一帆風順呢?

廖紀在嘉靖初年被調南京,很可能與世宗不希望朝廷中有太多老臣有一定關系。後來廖紀雖然調兵部參贊機務,可是因為他在世宗議禮問題上與張璁意見一致,又被楊廷和一派的官員彈劾解職回家了。

廖紀一切以公心從事,既不怕因支持張璁等人議禮的觀點而遭反對議禮諸臣的排斥,也不怕因與張璁等人意見不合而被權勢在手的張璁等人不滿。這就是廖紀的性格和為人為官。

《明世宗實錄》記述廖紀逝後,追贈官謚的時候說他:一切世味不入其心。這也就是說那些蠅營狗茍的東西是不能入其心的,而其心便正是人所共鑒的正直與良心。他只是做自己的事,是不大會想別人怎麽看的。

廖紀的儒學思想管窺
史振卿(海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廖紀作為朝中官員,在思想上是與明代的學術態勢一致的。有明一代,程朱之學自朱元璋定《四書大全》後,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廖紀所歷三朝,皇帝都是強調朱學的地位,尤其在嘉靖朝。

廖紀之所以重視《大學》古本,一方面是把《大學》的解釋回歸舊典,體現朱學的精神,朱熹對古文《尚書》的質疑,就是體現這一點,他們認為只有考論經典的古本,才能開出新意。所以廖紀對古本《大學》的重視,也是印證儒學陳舊開新的意識。另一方面,廖紀重視古本《大學》的現實意義是對禮的重視。

儒學的實質是學、道、政的合一,廖紀是儒學的實踐者,其研究《大學》的目的是對時事的關懷和探尋救道之道。

萬寧的名片———廖紀
耿建華(山東大學教授)

海南明代人才輩出,有博學多才的丘濬、剛正不阿的海瑞,但真正進入朝廷權力中樞輔佐皇帝的只有丘濬和廖紀二人。廖紀在嘉靖初年朝廷“元老”和“議禮”兩派的鬥爭中保持中和,穩定了朝廷人事關系,把儒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

以廖紀作為萬寧名片的確很準確。在海南大力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之際,“文化魅力獨特”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總體思路的一大方面,歷史人文是主要內容。時下海南優美的自然資源得到竭力開發,歷史人文資源卻挖掘不夠。現在深入廣泛地研究廖紀等歷史名人,對萬寧市的精神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廖紀這一名片必須擦亮。

明朝第一代海商的代表
葉顯恩(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廖紀從僻居南隅的海南走進中原,指點江山,成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功德和業績,彪炳史冊。

通過學者們對廖紀的研究,我們又可看到廖氏家族原來也是從商的。在我看來,是一個著名的海商,很可能是從事高值奢侈品的長途販運商。

我們知道,由於賤商的傳統思想做祟,營商史料的遺存幾乎是鳳毛麟角,偶有所得,也是語焉不詳。但從文獻簡短的記載中,依然可以追索廖氏家族經商的業績。據文獻記載,一說廖紀之父廖  “商於東光”;一說其祖廖召興“徙河間之東光”。遷徙時間的先後,因暫住和定居而產生記載之不同。

明代早期,長途販運的商品主要是供給京師統治階層,以及江南和運河兩岸的富戶所消費的奢侈品。而東光距海南有數千裏之遙,不是腰纏萬貫的富賈,是不可能千裏迢迢到東光從事商業活動的。

開發和建設廖紀故居
閻根齊(海南大學研究員)

當前,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已兩年有余,又欣逢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頒布不久,中央對建設、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海南各市縣也正在緊密結合自己的歷史文化優勢,找準定位,恢復和興建一批文物古跡旅遊項目。

萬寧市現在有東山嶺著名旅遊景區、石梅灣、六連嶺、興隆熱帶植物雨林公園,雖然在這些自然美景裏有許多人文景觀,但真正屬於名勝古跡的少之又少,因此,可以說,萬寧市現在利用歷史名人效應正逢其時,廖紀作為萬寧市的首選也理所當然。

其實,弘揚廖紀有一個響亮的牌子,那就是“廖尚書故裏”。這一名稱早已在明朝萬歷年間的禮部尚書王弘誨的《遊陵水舊城,經廖尚書故裏,留題,貽(音矣)其家子姓諸文學》詩中出現。民國時期的陵水縣長王定華在《吾生鴻印》一書中,也記:“那亮(鄉)為廖天官故裏”。

廖紀的仕宦意識
薛泉(海南師範大學教授)

仕宦,即做官。這裏所說的仕宦意識,特指行為主體對入仕為官、升遷的渴望度以及為官所作為的心理體驗。作為明代

據方鵬《大司馬龍灣廖公傳》,廖紀少小即有強烈的仕宦意識。“聽習舉子業”後,蓋其仕宦意識更趨強烈。成化十六年(1480年),廖紀科舉及第,從此踏入仕途。廖紀為官後的仕宦意識,內涵相當豐富,主要從三個方面表現。首先是為官當清正廉潔,勤於政事;其次,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再次,為政當惜人才。鑒於此,廖紀堅決反對托病致仕、故意棄官等現象。

當然,廖紀的仕宦意識中亦有小心謹慎、甚至畏忌的一面,其謚號“僖靖”,即是最好的明證。

我市打造廖紀文化名片
《萬寧政務報》2012年1月11日

本報訊(記者黃良策)第十二屆中國海南島歡樂節期間,由市委宣傳部、省文化歷史研究會主辦的海南省廖紀學術論壇在我市興隆華僑旅遊經濟區舉辦。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明陽,海南大學教授、省文化研究會會長王春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商傳,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葛榮晉,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吳鍇,市史誌辦公室主任盧傳政等匯聚一堂,研究廖紀文化,探討我市如何打造廖紀獨特文化名片。

吳明陽指出,廖紀是從我市廖氏家族走出的明代傑出政治家、儒學家,曾官至吏部尚書,嘉靖初年朝廷重臣,原籍廣東瓊州府萬州陵水縣那亮鄉(今我市禮紀鎮貢舉、三星村一帶)人,民間稱作“廖天官”,與海南歷史上另兩位名臣丘浚、海瑞被稱為“南海三星”。其為官勤政廉政,是古代清官典範,也是我們當代官員的模範。

吳明陽表示,目前,我市旅遊開發以自然資源為重點,東山嶺、石梅灣、日月灣、興隆華僑旅遊經濟區都得到良好開發而聞名島內外,但缺少以歷史人文為主題的旅遊品牌,缺少代表“人傑”的文物景點。在全省人民上下一心共建國際旅遊島之際,乘著中央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風,我市借助廖紀這塊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把優秀的人文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經濟資源,意義和作用重大。

在研討論壇上,開發廖紀故裏旅遊區,推進我市旅遊大發展,提升我市文化品位成為專家學者的提議熱點。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閻根齊提出,我市可以貢舉村為依托,以廖紀祖居為核心,打造包括“進士”石牌坊、古廟、古道、石刻等內容的有吸引力的“廖尚書故裏”文物景點。山東大學文學院原副院長、教授耿建華建議,我市可成立廖紀文化研究會,為專家學者搭建研究廖紀文化的平臺,出版廖紀圖書、連環畫、動漫作品,以及編排地方戲、電視劇等,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萬寧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