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張廖姓源流
張廖( Zh ā ng liào )姓源流獨特,源出有二:
1 、出自張、廖兩姓璧聯而成的複姓,稱張廖氏。最早的張廖姓源於元末明初福建漳州有張元子公者,入贅詔安廖府,單生一子,因受恩于廖氏,乃誓約後裔子孫: “ 在世為廖,死後歸張 ” 。此為 “ 張骨廖皮 ” 、 “ 一嗣雙祧 ” 之由來,族人自稱 “ 雙廖 ” ,並立 “ 清武 ” 為堂號,族譜命題也都以張廖姓為多,例如《雲林張廖氏家譜》即是。
2 、出自清 · 光緒時,臺灣日據時代,一廖氏人家所改。 1895 年,清朝甲午戰爭失敗後,臺灣在《馬關條約》中割讓予日本,從此展開了臺灣島上五十年的日據時代。期間,再衍生另一支複姓的 “ 張廖 ” 姓,據說肇因於日治時期,在臺灣中部台中市有一戶廖姓人家,某一天日警來廖家查戶囗,當他看到神龕上都以張姓記載祖先名字時,就質問該家戶長為何謊報廖姓,在一時無可辯解下,就聲稱是姓 “ 張廖 ” 以化解當時日警之刁難,此後全台亦僅台中市有此一家以 “ 張廖 ” 為姓者,到目前子孫共有二百多人,台中市議會議長張廖貴專,即屬此支裔孫。
得姓始祖:張願仔(張元子)。我國《百家姓》一書中,沒有記載 “ 張廖 ” 這一姓氏,這一獨特的姓氏並非音譯,而是兩姓的結合,一嗣雙祧的一族,在血緣上是張公廖母,二姓合一家。論姓氏雖系兩姓,論血統實為一脈。張廖是在臺灣俗稱 “ 雙廖 ” (正統之廖氏稱 “ 單廖 ” ),發源於福建省漳州詔安縣二都官陂。元順帝時,白蓮教猖亂,官陂始祖張願仔公(後改名元子公),字再輝,原籍雲霄縣(北鄰於詔安縣)西林和尚塘,為張天正公之三子,避居官陂坪寨教讀。當地廖化公(又稱廖三九郎),單生一女名大娘,品行端正,聰慧賢淑,通讀詩書,事親至孝。廖公見張願仔英姿義氣,忠厚風雅,敬而慕之,贅為東床。廖公視婿如子,把產業全部交給愛婿執掌。張願仔對岳父母也像親父母一樣孝敬,身受族人讚譽。張元子 48 歲,張、廖長子友來誕生,未冠之時,廖族有犯國法不容赦者,若人逃逸無蹤,累及全族。張元子公挺身而出,以廖姓親族身份,往官申辯,然當官司拖累多年,結案後,在返家途中患病垂危,臨終遺囑友來: “ 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捨命圖報,未能如願,汝當代父報答,子孫生當姓廖,以光母族,死當姓張,以存父姓,生死不忘 ‘ 張廖 ’ 兩全。 ” 張寥友來謹承父志,以張承廖,並立誓: “ 凡我子孫,生則姓廖,歿後書張,不違祖命,以報廖公之德。父本姓張,來源於河南清河郡衍派,雲霄西林和尚塘有祖業,以後應回祭祖掃墓,以盡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張姓廖由其自便。 ” 張寥友來的後代子孫,就以祖囑改姓張寥氏,稱張寥姓,故張寥姓的始祖是元末明初福建省詔安縣的張願仔(張元子)。
二、 遷徙分佈
張廖姓,又稱 “ 雙廖 ” ,起源於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系元朝末年張姓與廖姓之合。張廖氏源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年),發祥于福建漳州詔安縣二都官陂,張廖氏始祖張元子( 1328-1392 ),祖出張虎(伯紀),張伯紀於唐總章二年隨陳元光開漳州,後在福建漳浦縣南郊中營開基。元順帝( 1341-1364 )時,白蓮教猖亂,張伯紀第十三世孫張元甫遷福建雲霄縣西林和尚塘,明洪武七年( 1374 年),張元甫第五世孫張天正第三子張元子,字再輝,到福建詔安縣二都官陂鄉教書,為官陂廖化賞識。廖化,年以白米三百石貢獻朝廷,乃封外部員外郎,賜九品銜,人稱三九郎,三九郎單生一女名為 “ 大娘 ” 。並招張元子為婿,元子入贅廖家事三九如父母。翁視東床如己出,廖家事業皆由元子執掌。明洪武八年( 1375 年)張元子 48 歲,張元子妻大娘生子依俗姓廖名友來,友來未及加冠。某年,族人有犯國法者,拖累族人,族人不敢見官潛逃株連無數。當時,張元子就以廖姓身分,往官申辯。不料官訟多年於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年)方致官事清白結案,張元子年事已高返家途中重病垂危,臨終時遺囑兒子友來: “ 吾深受汝外外祖父(三九郎)知遇之恩,欲捨命圖報,未能如願,汝當代父報效,子孫生當姓廖,以光母族於前,死歸姓張,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張廖兩全。 ” 張友來尊父遺囑,以張承廖,並立誓 “ 凡我子孫,生則姓廖,歿後書張,不違祖命,以報廖公之德。我本姓張,來源於河南清河郡衍派,雲霄西林和尚塘有祖業,以後應回西林祭祖掃墓,以盡孝道,若移外地,張姓、廖姓由其自便。 ” 張元子死後,廖友來奉父神主往廖姓祖祠,廖族善意奉還,廖友來轉奉神主往雲霄西林張姓祖祠,並將張元子遺囑告知親族。張族嘉勉曰: “ 生廖死張,是一嗣雙祧,宜自立一族以光張廖門楣。 ” 賜祠堂堂號 “ 崇遠堂 ” ,並賜燈一對書 “ 清河衍派,汝水流芳 ” ,清河為張氏堂號,汝水(南)為廖氏堂號,又賜譜序五十字 “ 宗友永元道,日大繼子心,為朝廷國士,良民萬世欽。信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遠,詒謀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其慶式玉金。 ” 後用藍轎八台鼓樂送張元子神主牌回官陂,廖友來並將官陂坪寨故居中廳改為祖祠為父祖立祠。奉父為「張廖」始祖,自己改名 “ 張廖友來 ” ,自立一族 “ 張廖氏 ” 。 張廖族為了發揚祖先勳業訓勉世代子孫,族譜的封面均書為《張廖氏族譜》,並敍述 “ 張廖氏 ” 的由來,承認 “ 張廖 ” 之本姓,並定 “ 七條祖訓 ” 刻碑文嵌入祖祠牆壁,教導子孫明白本源的由來,此亦為 “ 七嵌 ” 的來源。廣東省潮州市張廖氏開基饒平有三派,都是福建詔安官陂 “ 張廖 ” 姓(或稱雙廖、一嗣雙祧)始祖張元子後裔,張元子子張廖友來生四子,長子張廖永安、次子張廖永寧、四子張廖永祖後裔由福建詔安縣二都(今官陂鄉)遷饒平縣建饒。再如旅居日本大孤市僑胞有張廖富源、張廖富南等,都是官陂願仔公的後裔。又如移居廣東潮汕一帶的張廖族人,也多用聯姓。在此之前,元末有簡德潤者,入贅南靖張家,此派下張簡同宗,以後乃有張廖簡三姓聯宗之說。
長子張廖永安為建饒塗屋樓張寥氏始祖。張廖永安生五子,第四子張廖元聰,後裔派衍臺灣。移居臺灣台中西屯區、南投、雲林縣西螺、板橋、三侖鄉的張廖子孫就有數萬人,建有 30 多座宗祠。他們都一直奉守祖訓,除了戶籍登記,平時提到自己的姓氏,大多張廖並用。
次子張廖永甯為建饒石壇張廖氏始祖。張廖永寧生四子,第四子元真又生四子,次男素庵之第四代孫張廖旭予(第九世)。於明末由官陂鄉坪寨村遷來建饒石壇,為開基祖。張廖旭予生七子。張廖旭予生七子,第五子張廖撥誠於 38 歲去世後,繼子張廖名天,遷徙臺灣。四子張廖永祖為建饒楊梅坑張廖氏始祖。 ……
臺灣雲林縣西螺鎮廖族公祠 “ 崇遠堂 ” 倒塌後,裔孫廖景裔孫廖景琛將元子公祖龕請回家中奉祀,並執掌祖業一切權益,嗣經輾轉改選管理人,廖族遵守 “ 七崁箴規 ” 力圖振作,於 1926 年由族人廖天來、廖重光、廖富淵、廖學昆等推選廖大滿主持籌建新祠。經宗親出錢出力。糾工匹材,於西螺鎮福興裏福興路 222 號現址重建 “ 崇遠堂 ” 祠堂,於 1928 年春天完成,今裔孫繁榮發達,在臺灣,張廖的子孫是非常旺盛的,各地的張廖宗祠,像雲林縣西螺鎮的 “ 張廖姓崇遠堂大宗祠 ” ,台中市西屯區的 “ 張廖家廟承祐堂 ” ,雲林縣二侖鄉的 “ 清武家廟垂裕堂 ” 等等,都是規模宏大而組織完密。另 “ 張廖姓 ” 後裔台中市議長張廖貴專等。(餘略)
• 郡望堂號
1 、郡望
詔安縣:詔安,歷史悠久,南北朝為綏安之城,明嘉靖九年置縣。詔安,北枕巍峨烏山,南瀕浩瀚大海,東連閩南金三角,西鄰潮汕平原,介於廈門.汕頭兩特區之間,是福建的南大門,分水關屹立於閩粵交界處。素稱 “ 漳南第一關 ” 。
清 武:張廖姓,目前已傳至二十五世,分佈于詔安縣官陂鎮的 17 個村落。為使後世子孫共知張廖姓木本水源,張廖族人取張姓郡望 “ 清河 ” 和廖姓郡望 “ 武威 ” 各一字,以 “ 清武堂 ” 為本家族標幟。
2 、堂號
崇遠堂: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年)張願仔逝世,張友來奉父祖神主廖姓祖祠,廖族善意奉還後,張友來轉奉神主往雲霄西林張姓祖祠,並將父囑告知親族,張姓嘉勉曰: “ 生廖死張,是一嗣雙祧,宜自立一族以光張廖門楣。 ” 賜祠堂堂號為 “ 崇遠堂 ” ,並賜燈一對書 “ 清河(張氏堂號)衍派;汝(南)水(廖氏堂號)流芳 ” 。賜譜序五十字 “ 宗友永元道,日大繼子心,為朝廷國士,良民萬世欽。信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遠,詒謀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其慶式玉金。 ” 並用籃轎八台,鼓樂送回父祖神主,囑堂號如不適宜,可再撰,燈字勿廢。於是將坪寨故居中廳改為祖祠,為父祖立開宗祖祠。於是 “ 張廖 ” 二家遂成一脈,自立一族,謂 “ 張廖 ” 氏,又稱 “ 活廖死張 ” 、 “ 張骨廖皮 ” 。
清武堂:據《廖氏大族譜》載: “ 明初,張元子入贅廖家 ” ,為福建詔安官坡張廖一族之源。這派族人從張氏郡望 “ 清河 ” 、廖氏郡望 “ 武威 ” 中各取一字,合為 “ 清武堂 ” 。
承祐堂:張廖家廟堂號承祐堂,為承續福分的意思。
此外,張寥姓的主要堂號還有: “ 垂裕堂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