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字季平,初名登廷,字旭陔。初號四益,繼號五譯,晚號六譯。清鹹豐 二年( 1852 )生於四川井研縣青陽鄉鹽井灣。卒於民國二十一年( 1932 )。中國古 典經學的最後一位大師。
廖平祖籍湖北孝感,明洪武二年( 1376 )隨著 “ 湖廣填四川 ” 的人流遷入四川,幾經轉折才定居于井研縣鹽井灣。這裏,既無平原沃野之饒,又無川澤舟揖之利,舉目一片荒涼,滿野蓬壁茅舍。文化落後,教育缺乏,自明曆清,了無聞人。廖氏 家族遷入這裏,也是 “ 四百年間無顯者 ” (《廖平年譜》,下引,不復出注。)所 幸人丁興旺,家族頗繁。廖氏祖先,世世代代以農耕、商販為業。直到清朝末年,才出了個讀書人廖平,一舉成為名儒,光宗耀祖,還給鹽井灣這個俗裏俗氣的小鄉鎮帶來了 “ 研經 ” 灣的雅號。
廖平的父親名複槐,號繼誠,為人正直,識字不多,卻深明大義,常常排難解 紛、周人急難,很得鄉親信任。早年為人放牛傭耕,後來年掙月積,在鎮上開了自 己的一家磨房,繼又增開了一家糕餅店,操持著 “ 一擔穀子三斤米,一張薄餅一銅 錢 ” 的小本經營。夫人雷氏,是個小腳,但為人嫺靜,精於女紅,紡紗績麻,無所不通。除了負責一家大小的穿戴,還出售些剩餘產品以住家需。這對勤勞的夫婦男 耕女織,早出晚歸,艱難地哺養著 6 個兒女,廖平就是他們的第四子。日子雖然清苦,家庭倒也合睦。不料在廖平五六歲時,連續兩年天旱,收成銳減,廖家磨坊和燒餅 鋪也難為無米之炊,只好關門大吉。災荒四起,餓殍遍野,咸豐九年( 1859 )九月李藍起義自滇入川,鹽工饑民,踴躍加入,川南川西,盡為廝殺之場。井研縣城,被圍得鐵桶一般, 70 餘日,不得解圍。官宦之家,或固守城池,或據守山寨;貧苦人家,只得四出逃散。廖平父親一肩挑了家當,帶領一家外出逃難;母親背負老五,懷抱廖平,一路驚驚惶惶,躲躲藏藏,最後來到仁壽縣大願寨,砍樹割茅,造棚棲身。不料大年三十,廖平因出於對富豪之家張燈結綵的羡慕,自作燈籠,不慎失火,一爿茅屋化為烏有。生活異常窘迫。
次年五月,清廷調湘軍入川,起義軍退出井研,兵火暫歇,廖平一家也才重返 故里,但人是物非,磨坊與餅店早已蕩然無存。廖平一家從瓦礫場中拾來殘磚短椽,壘屋棲身。複東借西貸,得 30 吊錢。免強重理舊業。廖平父親吃苦耐勞,母親又善于持家,三個哥哥也都長成精壯小夥,在廖父的督領之下,這個流離失所的家庭, 居然又紅紅火火地開張起來。廖平因年幼幫不上忙,被送往師塾念書。這也許完全 出於父親需要一個能寫會算的帳房先生的願望,誰知卻成了廖平成為一代經學大師 的開端。
廖平祖上既非書香,為人也不明敏。他天資平平,記憶殊差,每天背課之時, 他總是結結巴巴,面紅耳赤,十分尷尬。在科舉填括的時代裏,記誦是最基本功夫, 也是許多讀書人用以炫耀自己本事的看家本領,可是,這個全家勒緊了褲腰帶送來 念書的小學生卻在這方面天生拙笨,真令廖父大為失望,於是令其退學。看見別的 孩子高高興興上學,廖平自然不會甘心。一天,他拿了釣竿,跪在家先神位面前,虔誠地發願說: “ 如我將來讀書有成,祖宗當保佑我約得兩尾鯉魚。 ” 出門垂釣溪 澗,果然釣得兩尾紅朴樸的大鯉魚,若有神助一般。廖平回家,大肆渲染,家裏人也興奮異常。廖父望著還撲騰撲騰彈動的紅鯉魚,認為祖宗真的顯靈,孺子可教,於是烹魚祭祖。第二日清早起床,牽了廖平再投塾師,請免其記誦。從此廖平讀書 避短就長,專從 “ 思 ” 字上下功夫,從傳統的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採用默識理解 的科學方法,這是他一生學術所以創見獨多,見解奇特的原因之一。他成為富有特色的經學家,原因也在於此。他後來回憶這一轉變說: “ 予素無記性,幼讀五經未完,然苦不能成誦,棄學。師許以不背,乃複從學,故予後專從思字用功,不以記誦為事。心既通其理,則文字皆可棄,至於疑難精要之處,雖不能通其詞,然亦默識其意。 ” (《經學初程》)這個釣魚得魚的偶然事件,竟使廖平從棄學中拯救出來,同時也促成了廖平重思的科學方法的形成,真是一大轉機,因此他後來為學有 成後,還深情地題其室日 “ 雙鯉堂 ” ,以志紀念。
轉瞬之間,廖平已長成十四五歲的少年。這時,廖家娶了兩個媳婦,添丁加口, 廖平又在鎮上開了家茶館。為了平均勞作,廖平再次停學,手持茶壺在茶館裏跑堂。 一天,廖平摻茶時不小心將水濺到了一位客官身上,客人勃然大怒,任憑這位斯斯 文文的小茶倌怎樣認錯、陪不是,客人硬是不饒不依,羞辱謾駡,糾纏不休。慚愧、 羞辱、失望使他不由得想起 “ 耕也,餒在其中也;學也,祿在其中也 ” 的夫子之教,記起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的古訓,意識到一個平民子弟,要改變命運,出 人頭地,必須發憤讀書、一舉成名。於是在招牌上大書 “ 我要讀書 ” 四字,憤然離 去。家人得知,四出尋找,結果在一座破廟中找到了他,人們發現他兀自一人在那 裏捧書苦讀。諸兄大為感動,一起勸廖父讓他重修學業。此後諸兄自動延長勞動時 間,以代替廖平。母親則在每餐應煮的米中,留出一勺,積少成多,以供 “ 束修 ” 。
親人們無私的奉獻,令廖平感動不已,為學更加勤奮。為了避免人事的煩擾,他把 被蓋搬入廟中,象個苦行僧一樣,孤館清燈,四季不倦。為防惰心,他常將自己死 死地捆在桌椅上,日夜不下課桌。一次,廟僧饋贈玉米餅,外搭一碟紅糖,廖平目不離書,且蘸且食。吃完後,和尚出來收拾盤碟,見他滿嘴墨汙,一盤紅糖卻絲毫 未動,而墨盤卻被他醮食得幹於淨淨了。 16 歲時,娶妻李氏,逢年過節,小夫妻回娘家,夫人小腳走得慢,廖平就跑到前面,拉開一段距離後,取出書籍閱讀,等夫人趕到,再如法炮製。其意其專,一至於此!
鹽井彎鄉窮地僻,缺乏書籍,借讀不易。廖平常作有心人,注意搜羅放佚,克 服缺書少紙的困難。他在廟中讀書時,常有一些老人來廟裏焚化字紙,以 “ 積陰德 ” 。廖平常上前幫忙,若發現有可讀之書、可用之紙,他就揀出留下。就這樣時時處處,點點滴滴,日積月累,使他在四書五經之外,又增加了許多旁的內容。後來在關鍵時刻,這種旁門學問還幫了他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