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會長
廖澤雲博士


尊敬的世界各地宗親,世界廖氏宗親總會網站開通了,本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關心和支持本會網站的宗親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籌建廖王廟緣起

廖王的歷史

夏時,蓼王叔安因追隨大禹治水有功,分封蓼國為侯,始稱蓼王,國人以國為姓為蓼 ( 亦作 “ 風 ” 字邊)氏。古蓼國轄境約當今河南省唐河縣、桐柏縣,湖北省棗陽市、隨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縣湖陽鎮。蓼氏傳到 36 世伯高才去風加廣成為廖。西元前 639 年,蓼國被強楚所滅,聰明頑強的廖姓人舉族外遷,在故始等地建立了多個蓼國,歷史上稱湖陽的蓼國為西蓼,故始的蓼國為東蓼,西蓼比東蓼早了 100 多年。

廖王廟被損毀

晉天福 7 年(西元 942 年),後人為了紀念蓼王叔安治水理國的豐功偉績,在蓼山頂修建蓼王廟,俗稱“廖山神祠”,後因戰亂被毀。宋朝時汴梁營田提舉裴世英登蓼山祭拜蓼王,見蓼王廟已被戰爭破壞,下令重修,並邀書法家李松真撰寫碑文 “ 夫高爵重祿 # 至於沒世不志祠而祀之者,唯其功德加於民也 #” ,對蓼王叔安作出極高的評價。蓼王叔安在蓼山頂留有生活的遺跡,在通往蓼山的通道上,現存有兩道城牆遺址,蓼山腳下有蓼陽河、蓼陰河均為蓼王治水的遺跡。不幸的是, 廖山神祠已在文化革命時期被損毀。

發動重建廖王廟

2004 年 11 月 11 日,香港太全等宗親到河南唐河湖陽鎮廖山參拜廖山神祠時,才知道廖山神祠已在文化革命時期被損毀,並在原址修建了道教廟。太全宗親為這件事來澳門找澤雲宗親,商談重修廖山神祠,澤雲宗親十分贊成。 在澤雲宗親的提議下,在廖山山頂重修廖王廟,希望世界廖氏後人繼承始祖叔安的遺志,團結一心,共謀發展。 並於 2005 年 2 月 15 日寫信給全國政協港澳台聯絡委員會辦公室樂美真主任,得到樂美真主任的全力協助;同年 4 月 4 日澤雲宗親隨中央統戰部劉延東部長前往陝西拜祭黃帝陵, 8 日專程前往湖陽鎮與當地政府協商重修廖山神祠事宜,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成立臨時委員會

為了發動海內外宗親共同參與重修廖王山祠, 2005 年 5 月 22 日,來自香港、澳門、新加坡、荷蘭、英國、加拿大、美國及國內各地宗親代表,一起前往河南省湖陽鎮進行實地考察,並成立臨時委員會。臨時委員會隨即於 5 月 24 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的內容有:商討決定組織成立世界廖氏協會臨時委員會,宗旨是為籌建廖王廟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成立協調組,負責與其他地區聯繫協調各項工作進展;成立世界寥氏協會網站;擴大與海外宗親的聯繫工作等。

確定建廟地址

2005 年 8 月 10 日,臨時委員會又在中山水庫康澤別墅舉行第二次會議,主要內容是:商討廖王廟建造圖樣規劃及投資金額;廟宇名字全稱;確定廖王廟內擺放廖王叔安像圖樣;造廟捐款等問題。之後,澤雲宗親邀請台北堪輿專家明乘法師專程往湖陽廖山實地堪察,初步確定了建廟的地址。 2006 年 3 月 28 日,大陸、港澳及海外宗親組團到湖陽上廖山參加廖王廟會,大家都認為明乘法師選出來的建廟地址是最合適的地址。

開展籌備工作

2005 年 12 月 4 日,臨時委員會再在新加坡南洋廖氏公會召開第三次會議,來自澳門、香港、英國、荷蘭、馬六甲、吉隆坡、新加坡及星馬客屬的宗親,一起商討籌建廖王廟事宜,各宗親熱情高漲,為籌建廖王廟出謀獻策。除了商討擴大臨時籌委會的範圍,不少宗親積極參與籌委會,使籌建工作更好地展開。這次會議非常成功。在籌備廖王廟的過程中,分別舉行了以上三次會議,各地宗親做了不少工作,出錢出力,取得可喜的成績,不但為籌建廖王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也凝聚了我們廖氏宗族的群體力量,體現了各地宗親的精誠團結,為宗族的事業盡心盡力。

舉行奠基儀式

重建廖廟工作得到海內外宗的熱烈響應,各地宗親慷慨解囊,熱情捐款。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成立籌建廖王廟委員會,各地宗親踴躍參與。 2007 年 4 月 15 日世界廖氏宗親總會組團前往湖陽鎮廖山祭祖,並舉行重建廖王廟奠基儀式,出席海內外宗親 300 多人參加,氣氛熱烈。現在,籌建廖王廟工作己進行實質性的階段,期望各地宗親繼續努力,積極參與,為宗族事業,為重建廖王廟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